如何找到理想的好社工?工作動機是關鍵
招募一流的社工人才,關鍵在於理解工作動機的影響,並制定有效的篩選機制。本文將深入探討工作動機的定義、分層、影響,以及如何透過篩選機制辨別高動機與低動機的候選人。運用五個層級解讀:社工動機與績效關聯
一、工作動機的定義
工作動機是驅動個體在職場中追求目標、完成任務並提升績效的內在和外在力量。它關乎員工的行為選擇、努力程度和持續性,受到心理、生理和社會因素影響。
二、內外在影響因素
- 內在因素:
- 自我成就感:渴望克服挑戰並獲得成就的滿足。
- 興趣:對工作的熱愛或對專業技能的精進渴望。
- 個人價值觀:與工作目標的一致性。
- 外在因素:
- 金錢報酬:薪水、獎金及福利。
- 職場環境:工作的物理設施與同事的支持。
- 領導風格:上司的鼓勵與指導。
- 職業前景:晉升機會及長遠發展。
三、工作動機的層級
依據心理學理論(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赫茲伯格的激勵-保健理論),工作動機可劃分為從低到高的層級:
- 基本層級:滿足生理需求與安全感(如穩定的薪資與工作安全)。
- 社會層級:關注歸屬感與人際關係(如團隊合作和領導支持)。
- 成就層級:追求認可與地位(如績效獎勵與升職)。
- 自我實現層級:實現個人潛能(如創造力的發揮及個人成長)。
四、動機的影響
- 高動機狀態:帶來持續投入與高績效,促進創新和良好的工作氛圍。
- 低動機狀態:造成拖延、倦怠及生產力下降,可能引發組織文化問題。
五、工作動機提升策略
內在驅動:
- 提供挑戰性的工作任務。
- 強化員工的自主性,讓他們參與決策。
- 提供學習與成長機會。
外在激勵:
- 設立清晰的獎勵制度。
- 營造支持性的工作環境。
- 明確晉升與發展的路徑。
六、依照工作動機分成五種類型的社工
1. 基本生存型 (Survival Tier)
動機: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完成工作要求即可。
- 專業技能:能完成基礎訪視、填寫簡單報表,但對提升專業知識的興趣低。
- 問題解決能力:僅能應對常規問題,複雜案例多依賴上級指示。
- 溝通能力:與家長、孩童和相關機構的互動流於形式,缺乏主動性。
- 時間管理能力:完成基本任務,但無法有效分配訪視和紀錄時間。
- 團隊合作能力:僅聽從安排,主動貢獻有限。
- 適應能力:對新政策或突發事件適應慢,抗拒變化。
- 責任感:僅履行指派的職責,對長期成果較少關注。
- 壓力承受能力:在高壓下效率低下,易出現情緒化表現。
- 創新能力:不主動改進流程,遵循既有標準。
- 學習能力:學習多為被動,僅應付強制性課程。
2. 規範執行型 (Compliance Tier)
動機:追求穩定,遵守規範避免失誤。
- 專業技能:能熟練執行訪視流程,按規範完成調查和轉介任務。
- 問題解決能力:能運用標準化流程解決常見問題,但缺乏深度分析能力。
- 溝通能力:有效完成訪談與匯報,但缺乏情緒共鳴和引導能力。
- 時間管理能力:能按時完成紀錄,但多任務情況下可能效率不佳。
- 團隊合作能力:融入團隊,能完成指派工作,但缺乏推動力。
- 適應能力:適應新政策需較長時間,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有限。
- 責任感:對所需任務負責,但缺乏主動發現問題的意識。
- 壓力承受能力:在一般壓力下穩定,但高壓情境易疲憊。
- 創新能力:依賴現有資源完成任務,少有流程創新。
- 學習能力:接受進修,但學習多基於規定而非主動探索。
3. 成果驅動型 (Achievement Tier)
動機:追求目標完成與工作成果被認可。
- 專業技能:精通訪視與處遇技巧,能結合新方法提升效率。
- 問題解決能力:獨立應對複雜家庭狀況,提出創新性解決方案。
- 溝通能力:與家長和孩童建立信任,並有效協調相關資源。
- 時間管理能力:能靈活安排訪視、紀錄和會議,確保任務按時完成。
- 團隊合作能力:積極貢獻,成為團隊中堅力量,帶動整體表現。
- 適應能力:能快速適應政策變化,調整策略以保持工作效率。
- 責任感:主動承擔高風險案件,對成果高度關注。
- 壓力承受能力:壓力下仍能保持穩定表現,化壓力為動力。
- 創新能力:主動改進工作流程,提升處遇成效。
- 學習能力:積極學習新知識,並靈活應用於工作。
4. 使命感引導型 (Purpose-Driven Tier)
動機:深信工作意義,致力於影響兒少與家庭的長期福祉。
- 專業技能:精通所有流程,且樂於指導新進社工。
- 問題解決能力:能系統性解決問題,預見並防範潛在風險。
- 溝通能力:以深度共鳴激勵家長與同仁,推動跨機構合作。
- 時間管理能力:以大局觀分配時間,兼顧長短期目標。
- 團隊合作能力:具備領導力,帶領團隊完成挑戰性任務。
- 適應能力:面對變革能穩定團隊情緒,並推動創新。
- 責任感:承擔社會責任,致力於改善兒少保護系統。
- 壓力承受能力:壓力下保持冷靜,並引導團隊應對挑戰。
- 創新能力:致力於改善長期流程,推動深層次改變。
- 學習能力:持續探索新方法,並帶領組織學習與成長。
5. 全人整合型 (Self-Actualization Tier)
動機:追求自我實現,將工作作為價值觀的體現。
- 專業技能:能力卓越,方法與技術成為行業標杆。
- 問題解決能力:全局視角設計策略,影響行業規範。
- 溝通能力:深具影響力,能凝聚社會對兒少議題的共識。
- 時間管理能力:精確規劃,達到高效與高效能的結合。
- 團隊合作能力:促進多元團隊協作,激發全員潛能。
- 適應能力: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應對任何挑戰。
- 責任感:關注社會系統性變革,推動跨世代影響。
- 壓力承受能力:在壓力下達到高效運作,並啟發他人。
- 創新能力:突破既有框架,創造新型保護服務模式。
- 學習能力:終身學習,並成為行業智慧的傳播者。
篩選機制與核心價值測試
行為面試法
- 目標:評估候選人在過去的經歷中是否展現高動機的行為特徵。
- 核心價值測試:責任感、適應力、壓力承受能力、創新意識。
- 面試問題:
- 「請舉一個你曾經接手困難個案的例子,你是如何解決並完成任務的?」
- 「當你遇到政策突變或新要求時,你是如何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的?」
- 「有沒有過因時間壓力或資源不足導致的壓力?你是如何應對的?」
- 辨識差勁人才:回應中無法描述清晰案例,或無法展現解決問題的主動性。
情境模擬測試 (Situational Judgment Tests)
- 目標:通過模擬現實案例,觀察候選人對挑戰的反應與解決方式。
- 核心價值測試:問題解決能力、使命感、創新能力。
- 測試案例:
- 「如果你發現家長對機構產生不信任情緒,並試圖將個案轉換機構時,你會如何處理?」
- 「某家庭經濟壓力大,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消極,你會如何設計支持計畫?因如對應的資源?」
- 辨識差勁人才:僅能提出表面應對措施,無法深入探討問題根源。
角色扮演 (Role Play)
- 目標:觀察候選人在壓力情境下的實際表現。
- 核心價值測試: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責任感。
- 模擬情境:
- 扮演社工,與「家長」進行一場關於家庭處遇計畫的訪談。
- 和「上級」討論因突發狀況需要額外資源的申請理由。
- 辨識差勁人才:表現中缺乏情緒控制或無法說服「對方」。
價值觀測試 (Values Assessment)
- 目標:確保候選人的核心價值觀與組織文化匹配。
- 核心價值測試:使命感、責任感、社會影響力意識。
- 測試問題:
- 「你認為社工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 「描述一次你因工作而感到深刻成就感的經驗。」
- 辨識差勁人才:回應中無法表達清晰的價值觀或僅關注個人利益。
學習與成長測試 (Growth Mindset Assessment)
- 目標:了解候選人是否擁有持續學習的動機與成長心態。
- 核心價值測試:學習能力、創新能力、適應力。
- 測試問題:
- 「過去一年中,你主動學習了哪些新技能或知識,並如何應用?」
- 「如果你在現職的工作方法上發現限制,你會怎麼改進?」
- 辨識差勁人才:無法描述清晰學習經歷或展現對變化的抗拒。
八、辨認差勁人才的機制
- 無法回答具體問題:候選人提供過於籠統、無法衡量的回答,顯示其實際經歷與能力存在差距。
- 過於關注外部激勵:對薪資、工時的過度強調,可能反映低動機。
- 情境反應缺乏深度:面對模擬情境,僅能給出表面化解決方法,缺乏批判性思維。
- 不一致的回答:在不同測試中表現出的價值觀、動機或能力存在矛盾。
- 負面情緒的流露:應對壓力或挑戰時,表現出推卸責任或抱怨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