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社工師面對繁忙案件、行政需求以及心理壓力的特性,設計以下具體的應用方式和計劃:
1. 時間審核:檢視自己的工作任務
策略:
利用時間追蹤工具(如簡單的日記、待辦清單應用)記錄一周內所有工作內容,標記出耗費大量時間但價值不高的任務。例如:
•重複性行政工作(填寫報告、更新紀錄)。
•低效的會議或電話溝通。
•資料蒐集和處理的繁瑣工作。
應用:
•請督導協助檢視哪些工作可以簡化或移交,制定優化流程。
•在團隊中建立共同使用的時間審核模板,方便相互學習。
2. 移交低價值任務:運用團隊協作與技術工具
策略:
將耗時的低價值任務分配給專業工具或其他合適人員處理,例如:
•利用數位化工具(如 Case Management 系統)自動化紀錄更新和數據分析。
•行政工作交由專屬助理或外包團隊處理,如整理會議紀錄或準備文件模板。
應用:
•在單位內設立「協作池」,讓同事輪流處理非緊急但必要的任務,例如資料整理或文書作業。
•使用現有科技資源(如 Google Workspace、Notion)集中管理個案資料,減少重複操作。
3. 專注高價值工作:集中精力處理核心案件
策略:將更多時間投入到能產生高價值結果的核心任務中,例如:
•處理高風險保護案件。
•與司法、教育、醫療等系統進行跨網絡合作,制定整合處遇計畫。
•參與專業督導、進修培訓,提升自身專業技能。
應用:
•每天將1-2小時設定為「專注時段」,僅處理關鍵案件。
•制定「核心任務日」,集中處理需要跨部門協作的個案。
4. 買回時間:靈活運用外部資源
策略:購買專業服務或外包耗時工作來節省時間,例如:
•聘請法律顧問協助處理家庭保護令、陳報狀及法院回復報告相關文書。
•外包視訊會議紀錄的整理或數據報表的製作。
應用:
•與志願團體合作,讓志工協助處理非敏感性任務,如訪視物資準備或資源蒐集。
•爭取單位資源配置,申請額外人力支持。
5. 創建替換階梯:提升團隊分工效率
策略:參考書中的替換階梯理念,針對社工團隊進行以下優化:
1.行政助理(社工助理、志工、綜合規劃組):負責文件整理、資料管理、行程安排等。
2.社工:協助處理中低風險案件,分擔訪視與記錄工作。
3.專業顧問:如心理師、法律顧問,負責高難度案件的專業分析。
應用:
•在單位內建立清晰的職責分工表,明確界定哪些工作可以委派給誰。
•針對新進人員設計逐級增長的角色責任階梯,幫助他們快速適應並減少負擔。
6. 使用DRIP四象限判斷任務價值
策略:對每日任務進行分類:
•委派:將例行性文書工作和行政事務交由助理完成。
•取代:提升中階人員處理中等風險案件的能力。
•投資:參與專業進修和督導會議,提升自身能力。
•生產:專注於高風險案件的評估和網絡協調,發揮專業價值。
應用:
•每周安排一次自我審核會議,將任務按照四象限進行分類並優化分配策略。
•制定跨部門合作流程,確保高效執行「委派」和「取代」任務。
7. 計算社工的時間買回率
策略:
計算你每小時的「價值貢獻」,判斷哪些任務可以花費更少成本交由他人處理。例如:
•如果撰寫一份報告需要3小時,而助理可用1小時完成,則應優先移交。
應用:
•單位內推行時薪概念,計算任務成本,形成「高效用人手冊」。
•定期培訓助理和基層人員,提升他們處理特定任務的能力。
8. 強調心理健康:為自己買回休息時間
策略:
•使用買回的時間進行身心調適,例如休息、運動或心理諮商,避免耗竭。
•將部分任務時間重新分配給家庭或興趣愛好,提升生活滿足感。
應用:
•單位定期舉辦紓壓活動,如團體心理支持或健康管理課程。
•為團隊建立彈性工作時間,讓每位社工能夠更好平衡工作與生活。
透過以上策略,你可以將《把時間買回來》的核心理念靈活應用到社工場域,改善工作效率,減少壓力,同時提升個人專業成效與幸福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