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漢朝·東漢名言佳句

 

漢朝·東漢歷史:(西元25年~220年),又稱後漢,是中國古代繼秦與西漢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由光武帝劉秀於西元25年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斷代史—《後漢書》,即記載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漢獻帝的東漢一朝共196年的歷史。東漢一朝中發生了許多影響世界歷史的重大事件,如在東漢大軍的反復打擊下,匈奴西遷,遠走歐洲、蔡倫對造紙術的重大革新和以漢明帝“永平求法”為代表的佛教傳入中國,均為深遠的影響了中國甚至世界的大事。東漢中後期,宦黨弄權,殘害忠良,造成了兩次“黨錮之禍”,東漢王朝亦走向沒落,直至最終魏、蜀、吳三足鼎立,東漢滅亡。

漢朝·東漢名言 漢朝·東漢經典語錄 共收錄漢朝·東漢名人名言240

愛國如饑渴。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東漢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 張衡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驥:良馬。櫪:馬槽,指養馬的地方。烈士:猶言壯士。這幾句大意是:伏在馬槽吃草的良馬雖老,壯志仍在千里疆場;懷有大志的人,年近垂暮,雄心不減當年。該名句用比興手法.抒發了豪邁的氣魄與奮鬥不息的進取精神。氣韻沉雄奔放,語言自然樸質,故歷史上屢有愛此名句成癖之例。晉人王敦每于酒後執如意擊壺唱“老驥伏櫪”,因而成為著名典故。此名句直到今天仍活在人們的口語中。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步出夏門行》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

王充《論衡·薄葬》對事物最好的證明是看看他是否有效,對理論最好的檢驗是看他有沒有證據。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薄葬》

君看金盡失顏色,壯士灰心不丈夫。

漢·馬臻《前結交行》 不丈夫:不是男子漢。 金盡失顏色:錢財散盡就遭到冷落。

東漢水利專家 馬臻 《前結交行》

處顛者危,勢豐者虧。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見王充《論衡·累害篇》。顛:頂端。豐:滿。虧:缺。這兩句大意是:處在頂端的東西易生危險,狀態豐滿的東西容易虧缺。“處顛”與“勢豐”是事物已經發展到了極致,無以復加,故矛盾必向其相反方面轉化,易生危險,易生虧損。可用於說明某種事物的態勢或事物矛盾轉化的哲理。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累害篇》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見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蕭瑟:形容草木被秋風歡拂所發出的聲音。洪波:巨大的波濤。這兩句大意是:秋風颯颯作響,大海湧起了巨浪。這兩句詩以簡潔而健拔的筆觸勾勒出秋風勁吹、海濤洶湧的壯闊景象。氣勢雄渾。可用來描寫大海和抒發雄心壯懷。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人有所優,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見王充《論衡·書解篇》。優:優秀的品質。固:必。劣:劣質,缺陷。工:巧。這幾句大意是:人有優點,也必有缺點;人的技能有巧的一面,也必然有笨拙的一面。這裡以人為例,指出其優、缺點與巧、拙是相對存在的,說明看人要一分為二,不能求全責備,也不能光看長處或光看短處。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書解篇》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見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星漢:指銀河。這幾句大意是;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又向西方落下,好像是從大海中升起又回到大海之中;星光燦爛的銀何斜貫天宇,它的一端垂向地平線,好像發源于大海一樣。詩人勾勒出了大海的形象,表現出它那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雄渾氣勢。連太陽、月亮、銀河這些自然界最輝煌的形象全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這是一種多麼豐富的想像,多麼壯觀的境界;詩人在這裡借大海的形象表現了自己昂揚奮發的精神風貌。可用來描寫大海和抒發雄心壯懷。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步出夏門行·觀滄海》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見三國·魏·曹操《短歌行》。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虛心招納賢才。佐周成王治理天下。吐哺:吐出口中正嚼著的食物。《韓詩外傳》說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為了接待天下賢士,連洗頭吃飯都顧不上。這幾句大意是:山不厭煩高大,海不厭煩深廣;周公吐出正吃的飯,忙幹接待賢才,使天下豪俊都歸心於他。曹操在《短歇行》中表示自己要像山不辭土石。海不辭水泡一樣招攬賢才,像周公一樣禮賢下士,以實現統一天下的願望。這兩句可用於表示招攬賢才多多益善。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短歌行》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見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盈縮:本指進退、升降,這裡指壽命的長短。養怡:指保養身心,怡然自得,不為物欲傷神。永年:長壽。這幾句大意是:壽命的長短,不只決定於天,保養身心帶來的福氣,可以使人益壽延年。漢代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鼓吹讖緯神學,“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成為統治者欺騙人民的信條。作者在這裡強調“盈縮之期,不但在天”,要求人們發揮主觀能動作用,這種認識在當時是很可貴的。在寫法上,作者在議論中凝聚深刻的哲理,使句子的內涵顯得宏大精深。可以用這幾句說明要延年益壽就要破除天命觀,積極主動地去調養身心。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步出夏門行》

以管窺天,以蠡測海。

見班固《漢書·東方朔傳》。管:竹筒,竹管。窺:看。蠡(lí離):瓢。這兩句大意是:拿竹管子來窺看天,拿瓢來測量海,都是很蠢笨的。茫茫宇宙,浩瀚銀河,都是無窮無盡的,企圖以管來窺看,猶如坐井觀天一樣,所見不過數星而已。無垠的大海,一望無際,企圖以瓢測量,真是可笑得很。此二句形象地比喻視野狹窄、以偏概全的思維方法,並已概括成“管窺蠡測”的成語,用以形容見識狹窄、短淺。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東方朔傳》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

見班固《漢書·韋賢傳》。遺:留給。籝(yíng):筐籠一類盛物的竹器。經:經書,指儒家經典。這兩句大意是:留給兒子滿滿一筐黃金,不如教他熟讀一種經書。這兩句古諺是說:黃金再多,用完不會再生;學麗優則仕就能受用無窮。現在可以理解為:留給子女的遺產再多,不如教育子女學會自立謀生的本領。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韋賢傳》

知其一未睹其二,見其外不識其內。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見班固《漢書·揚雄傳》。這兩句大意是:你瞭解其一,未見其二;只見到事物的外表,不瞭解事物的本質。這兩句告訴我們,客觀事物是複雜的,要想正確地認識它們,必須進行全面瞭解,深入分析,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見其外不見其內。如果停留在一知半解,認識必然帶有片面性、表面性,這樣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導致錯誤的行動,不可不戒。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揚雄傳》

劍不試則利鈍暗,弓不試則勁撓誣,鷹不試則巧拙惑,馬不試則良駑疑。

漢·王符《潛夫論·考績》。暗:不明。勁:強。撓:弱。誣:受騙。駑(nú奴):能力低下的馬。惑:分不清。這幾句大意是:寶劍不試一試,則不知其利鈍;弓箭不試一試,則不知其強弱;獵鷹不試一試,則不知其捕獲獵物的能力高低;戰馬不試一試,則無法辨別它是不是好馬。這四句講的是一個同題,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凡事必須經過實踐的檢驗,得住實踐的檢驗。任何主觀猜測、判斷,都是靠不住的。只有親自實踐體察,才能對客觀事物作出正確的結論,才不會影響工作,造成失誤。可用以說明凡事應經實踐的檢驗。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考績》

不可同日而語。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漢書》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論。形容不能相提並論,不能相比。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

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財有餘,何為而不成。

漢·班固《漢書·食貨志》。積貯(zhu):指積蓄儲存糧食。大命:命脈,命根子。這幾句大意是:積蓄儲備,是國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糧食儲備很多而且財物有剩雜,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呢?這是賈誼向文帝上疏中的一段話。賈誼認為國家應以農業為車,重視積貯,並且把積貯提到國家“大命”的高度,因為國家有了豐厚的積貯,才可以保證人民有安定的生活,可以應付水旱自然災害和突然發生的戰爭,確保安定的政治局面。文章說理透僻,精警有力,受到文帝的重視並採納了他的建議,對西漢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食貨志》

論大功者不錄小過,舉大善者不疵細瑕。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班固《漢書·陳湯傳》。疵(Cì刺):指責,挑剔。瑕(xiá俠):玉上的小毛病,比喻人的小過失。這兩句大意是:評定人的大功勞,就不必記他的小過錯;推舉高才能的人,就不必挑剔他的小毛病。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大功與小過,大才與小疵相比,前者是主要的。這兩句用於表達論人評事要抓住主要方面,不必拘泥於小節問題。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陳湯傳》

將不知兵,以其主予敵也;君不擇將,以其國予敵也。

漢·班固《漢書·晁錯傳》。主:君主。這幾句大意是:將領不會指揮自己的士兵,就是把他的君主送給敵人;國君不認真選擇稱職的將領,就是把他的國家送給敵人。這是晁錯上書文帝時引用古《兵法》中的話,精彩地闡述了君主、將領、士兵三者之間的關係及其職責。將不知兵,君不知將,不僅會帶來軍事上的失敗,甚至要招致國破身亡。司馬遷有言:“置將不善,一敗塗地”;劉向《說苑》認為:“將者,士之心也”,可見擇將必須慎之又慎。不可掉以輕心。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晁錯傳》

福善之門莫美於和睦,患咎之首莫大於內離。

漢·班固《漢書·東平思王劉宇傳》。患咎(jiù救):災禍兇險。這兩句大意是:福分和親善的來路沒有比和睦更好,最大的災禍和兇險沒有比內部分離更甚。內部和睦團結,親密無間,齊心合力,幹起事來就容易成功,外部有仇敵也不敢輕舉妄動,生活自然幸福美好。以和睦求福善,確實是最好的方法。內部分崩離析,矛盾重重,鬥爭激烈,幹起事來難以成功,外部仇敵也認為有機可乘,災禍自會降臨。這兩句可用以說明和睦生福善,內離降災禍,告誡人們要注意團結。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東平思王劉宇傳》

斬截無孑遺,屍骸相撐拒;馬邊懸男頭,馬後載婦女。

漢·蔡瑣《悲憤詩》。截:斬斷。無孑遺:一個不留。:這幾句大意是:殺戮斬截一個都不剩留,眾多的屍體互相支撐著。(敵人乘坐的)馬邊懸掛著男人的頭顱,車後邊滿載著搶掠來的婦女。《悲憤詩》揭露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胡兵殘暴的景象。漢獻帝初平三年(西元192),董卓部將李催、郭汜出兵關東,大肆擄掠陳留、潁川等郡。據《三國志·魏志·董卓傳》:卓嘗遣軍到陽城(河南登封),值二月社(祭社神廟會),悉就斷男子頭,駕其車牛,載其婦女財物,以其所斷頭系車轅軸上,連軫而還。~所寫的就是這場戰禍慘絕人寰的景象。

東漢才女和文學家 蔡琰 《悲憤詩》

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幹。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班固《漢書·枝乘傳》。溜(1iù六):小水流。單極之綆(gěng):單股的細繩。斷幹:勒斷樹幹。這兩句大意是:泰山上的小水流可以穿石,單股的細繩可以勒斷樹木。俗語說:水滴石穿。水、繩之柔,能克石、樹之剛,在於日積月累,長此不懈。量的增長變化,終於形成“穿石”、“斷幹”的質的變化。可啟發人們在學業上也應在韌性的努力中尋找成功,也可說明“防微杜漸”的道理。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枝乘傳》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三國·曹操《龜雖壽》這四句托物起興,興中有理,以神龜和騰蛇為喻,說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觀規律。“神龜雖壽”,說命長;“騰蛇乘霧”,言技高,不管命有多長,本領多麼高,最後都逃不掉死亡的命運,也就是違逆不了客觀自然法則。人亦如此,長命百歲,官高位隆,最後都要成為土灰。死亡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但由此卻引出了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一種認為人既然都要死,死後一切皆空,倒不如及時行樂;另一種則認為既然要死,就應該使生活有意義、有價值。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龜雖壽》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驥:良馬。櫪:馬槽,指養馬的地方。烈士:猶言壯士。這幾句大意是:伏在馬槽吃草的良馬雖老,壯志仍在千里疆場;懷有大志的人,年近垂暮,雄心不減當年。該名句用比興手法.抒發了豪邁的氣魄與奮鬥不息的進取精神。氣韻沉雄奔放,語言自然樸質,故歷史上屢有愛此名句成癖之例。晉人王敦每于酒後執如意擊壺唱“老驥伏櫪”,因而成為著名典故。此名句直到今天仍活在人們的口語中。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步出夏門行》

兵以計為本,故多算勝少算。

漢·班固《漢書·趙充國傳》。兵:軍事。計:計謀。算:謀劃。這兩句大意是:軍事行動以計謀為根本,因而謀劃全面的將戰勝謀劃片面的,謀劃多的將戰勝謀劃少的。此二句講行軍作戰要多謀算,強調用計之重要。“這裡所說的“多算勝少算”,實則為《六韜·三疑》“凡謀之道,周密為寶”的注腳。戰爭中考慮得越周詳,越能減少失誤,越能最大限度地殺傷敵人,取得勝利。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趙充國傳》

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其:他,指司馬遷。直:直書其事。核:翔實準確。虛美:即溢美,過分誇獎,指美化統治者。隱惡:指隱瞞統治者的惡行。這幾句大意是:他的文章能忠實地直書史實,他所記述的歷史事件翔實準確,他不虛構統治者的善事,也不隱瞞統治者的惡行。這幾句是高度評價司馬遷和《史記》尊重並忠實於歷史的。由於司馬遷修《史記》時能夠作到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因而司馬遷被譽為“良史”,《史記》被譽為“實錄”。可供論述修史者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時引用,也可引用強調記實文學應該具備的特點。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司馬遷傳》

資絕倫之妙態,懷愨素之潔清,修儀操以顯志兮,獨馳思乎杳冥。

漢·傅毅《舞賦》。愨素(quèsù確速)樸實而純潔。修:治。儀操:儀容志操。杳冥:深遠幽冥。這幾句大意是:(領舞的女子)姿態真是美妙到了極點,同時也顯示了胸懷的質樸純潔,她的儀容能夠表達出內心的情操,神志正在遙遠杳冥處馳行。這幾句是描繪領舞女子的精神高超,意象曠遠,就像希臘藝術家塑造的人像往往表現出不凡的神情,高貴純樸,靜穆莊麗。當代一位美學家說,博毅塑造的這個古代舞女的形象,“它的高超美妙,比起希臘人塑造的女神像來,具有她們的高貴,卻比她們更活潑,更華美,更有遠神。”

東漢辭賦家 傅毅 《舞賦》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三國·魏·曹操《卻東西門行》。這兩句大意是:狐狸將死,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人之遠行,故鄉怎麼能夠忘懷?此名句採用比興手法,以狐狸將死必歸首山丘作比,興起人的故鄉不可忘懷之情。舉例生動,承接自然,表現出不忘本的質樸情感和強烈的思念之情。尤其是“狐死歸首丘”一句從《楚辭》化來,並最終演變成“狐死首丘”的成語,常被人用來表現不忘本的鄉土之情。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卻東西門行》

與人鬥,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勝也。

漢·班固《漢書·婁敬傳》與人爭鬥,不用力扼住他的咽喉,按住他的後背,就不能獲得徹底的勝利。說明要善於抓關鍵抓要害。亢(gǎng):咽喉。拊(fú):拍,按。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婁敬傳》

有其志必成其事,蓋烈士之所徇也。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三國·魏·曹操《舉泰山太守呂虔才令》有這樣的志向,必然會成就這樣的事業,這是一切有志之士為之獻身的。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舉泰山太守呂虔才令》

直言之路開,則四方眾賢不遠千里。

漢·班固《漢書·穀永傳》讓人坦率地提意見的風氣形成了,則四方的許多賢者就會不遠千里而來。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穀永傳》

家富勢足,目指氣使。

漢·班固《漢書·貢禹傳》。目指:動目以指物,即不說話而用眼睛示意。氣使:出氣以使人,即用神情支使人。這兩句大意是:家產富有,勢力顯赫,常用眼神氣色指揮別人。這是漢時大臣貢禹給皇帝上書中的話。他指出當時社會敗壞,奸邪橫行,一些行為連豬狗都不如的人,~,也成了“賢”者。“目指氣使”後來寫作“頤(yí宜)指氣使”。頤,即腮幫子。北宋·孔平仲《續世說·讒險》:“朱梁李振,唐自昭宗遷都之後,王室微弱,朝廷班行,備員而已。振皆頤指氣使,旁若無人。”用“頤指氣使”形容有權勢者支使別人時的傲慢神態,是非常形象貼切的。這個成語現在還被廣泛使用。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貢禹傳》

順我者昌,逆我者死。

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

東漢末年軍閥 董卓

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牛刀可以割雞,雞刀難以屠牛。

漢·王充《論衡·程材篇》。這兩句大意是:宰牛的刀可以殺雞,殺雞的刀難以宰牛。宰牛的刀可以宰大畜也可以殺小禽,而殺雞的刀則只能殺小禽而難以宰大畜。人才亦如此,知識淵博、本領高強的大才,可以辦大事成大業,也可以辦小事成小功;而知識淺薄,本領低微的小才,則只可以辦小事成小功,而不能辦大事成大業。這兩句多用於比喻應尊重和信任才能高強的人,不要大材小用,更不能小才大用。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程材篇》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漢·王符《潛夫論·賢難》引諺語。吠(fèi):狗叫。吠聲:指許多猗聞聲跟著叫。這兩句大意是:一隻狗見形而叫,一百隻狗聞聲也跟著叫。這兩句話比喻一些人不察真偽,胡言亂語,隨聲附和。可用於諷刺某些頭腦簡單,隨波逐流,專好附和某種情勢井聒嗓不休的人。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賢難》

欲投鼠而忌器。

漢·班固《漢書·賈誼傳》。本句大意是:想擲東西打老鼠,但又怕損壞了器物。《漢書·賈誼傳》:“裡諺曰:‘~’,此善諭也,鼠近于器,尚憚不投,恐傷其器,況於貴臣之近主乎!”意思是權貴接近君主,受到寵信,恐怕打擊了權貴會得罪君主。本句常比喻想除去惡勢力但又有所顧忌,不敢放手去幹。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賈誼傳》

君子之所貴者,遷善懼共不及,改惡恐其有餘。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三國·魏·徐幹《中論·虛道》。貴:貴重,重視。遷善:改惡從善。這幾句大意是:君子所注重的是:跟從好人好事唯恐達不到,改正惡行劣跡唯恐不徹底。我們雖非古時之君子,卻是一個以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為重的當代人。遷善改惡,人心所向。可化用以說明對待錯誤應持的態度。

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幹 《中論·虛道》

不聞大論,則志不宏;不聽至言,則心不固。

漢·荀悅《申鑒·雜言下》。宏:大。至言:深切中肯的言論。這幾句大意是:聽不到高明博大的理論,則不會有宏大的志向;聽不到深切中肯的意見,則心思立場就不堅定。沒有理論作指導,則行動必然糊塗、盲目;沒有推心置腹的規勸,則思想容易混亂,立場容易動搖。因此應博采“大論”與“至言”,廣開言路,集思廣益,這樣對自己的工作定會大有裨益。

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 荀悅 《申鑒·雜言下》

不受虛言,不聽浮術,不采華名,不興偽事。

漢·荀悅《申鑒·俗嫌》。浮術:虛浮的策略。華:浮華,不合實際。這幾句大意是不能接受虛假的言辭,不能聽從輕浮的策略,不能求取浮誇的名聲,不能去幹詭詐的事情。作者以簡潔明確的語言,把四個否定副詞和動詞聯台使用,組成整齊的排比句式,說明作為一個正直的人應採取什麼立場,不能作什麼事情,態度堅定.毫不含糊。

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 荀悅 《申鑒·俗嫌》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漢·衛宏《詩大序》。這兩句大意是:說話的人沒有罪過,聽話的人值得作為警戒。此二句指出“言者”、“聞者”應持有的態度。在作者看來,言者應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應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聞者足戒。兩者的關係中,聞者最為關鍵,只有聞者足以戒,言者才能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否則,動輒抓辮子,打棍子,甚至捕風捉影,無限上綱,有誰還敢說一句話?在人民內部進行批評,批評者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了錯誤時意見也是無罪的,不可責怪他;被批評者即使沒有錯誤,也可以從批評者的意見中得到教益,引為鑒戒。白居易《與元九書》把~濃縮為“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二者意思相同。以此二句作為領導人的座右銘,十分恰切。

東漢學者 衛宏 《詩大序》

欲人勿闡,莫若勿言;欲人勿知,墓若勿為。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班固《漢書·枚乘傳》。莫若:不如。這幾句大意是:想要叫人不聽見,不如乾脆不說;想要叫人不知道,不如乾脆不作。俗話說;“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路旁說話,草裡有人”,若想叫人聽不見,最好是不說,作事也是如此;所以,虧心之事不作,無根據之言不說,自以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其實只要一說、一作,就可能成為公開的秘密,路人皆知。“附耳之語,流聞千里”(《文子·微明》)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枚乘傳》

太平之世多長壽人。

漢·王充《論衡·氣壽篇》。本局大意是:世道太平,長壽人就多。太平之世,兵亂不興,天災不起,政治穩定,物資富足,人民安居樂業,身心健康,長恒壽人就多。本句多用於稱讚太平盛世,也可用來說世凡多長壽是因為世道太平。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氣壽篇》

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

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固:本來。發:發生。忽:不注意。這兩句大意是:災禍本來就大多藏匿在隱蔽和細微的地方,而在人們的輕忽中產生。災禍的苗頭大多隱蔽,不易引起人們注意,再加上人的輕忽怠慢,就會由小而大,最後終於釀成。所以人要注意從平安順利中發現災禍的苗頭,從細微之中看出後果的嚴重,給以足夠的重視,及早採取預防和補救的措施,以避免災禍的發生。這兩句可用於告誡人們要善於從隱蔽和細微處發現問題,提高警惕,防微杜漸。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司馬相如傳下》

福生有基,禍生有胎。

漢·班固《漢書·枚乘傳》。基、胎:均指事物的開始。這兩句大意是:幸福與災禍的發生都有個開始。任何事物的發生都不是突發的,都有一個由萌生到形成的過程,幸福也好,災禍也好,都是如此。所以,對於禍害的苗頭,一開始就要引起注意,及早採取防範措施,避免其發生發展。這兩句可用來說明對於災禍應注意防微杜漸,幸福的爭取也應從細小處著手。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枚乘傳》

無德而賄豐,禍之胎也。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賄:財物。這兩句大意是:沒有道德的人而擁有豐厚的財物,就埋下了災禍的胚胎。沒有道德的人而財物豐厚,就會引起人們的不平;甚者,利用豐厚的財物胡作非為,為害一方,這樣都會引來禍害,那財物就不是福而是造成禍害的根子了。這兩句可用於說明擁有的財物要與自身的道德修養相稱,要以德取財,不取不義之財。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遏利》

象以齒焚身,蚌以珠剖體。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齒:指象牙。焚:斃命。焚身猶言喪生。蚌(bàng):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種軟體動物,貝殼內有珍珠層,有的可產出珍珠。這兩句大意是:大象由於牙齒貴重而喪命,蚌蛤因為可產珍珠而被剖體。“象以齒焚身”是由《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演化而來。賄,即財。晉國范宣子執政時很貪財,常要求諸侯給他送厚禮。鄭國子產帶信給他,勸他不要過分重視財物,錢財過多會招致毀滅性的災禍。~兩句比喻身邊財富過多,就會招禍甚至喪生。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遏利》

痛不著身言忍之,錢不出家言與之。

漢·王符《潛夫論·救邊》。著身:及於自身。不出家:不從自家拿出。這兩句大意是:疼痛不加於自身,就勸人“忍著吧”;錢財無須自家拿出,就勸人“送給他”。疼痛不在自身,人人都能寬言勸其忍耐;錢不出於自己,人人都能勸其不必吝嗇。這是一種旁觀者不關痛癢,不負責任的議論,道出了一種事不關己,妄論是非的心理。可用於揭露那種不考慮別人的痛苦和困難,妄發動聽言論的人和事。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救邊》

曲妙人不能盡和,言是人不能皆信。

漢·王充《論衡·定賢篇》。言是:道出真相。是,實。這兩句大意是:曲子高妙,不是人人都能和唱;說出真相,不是人人都能相信。人人注重事實,但卻不是人人都能相信事實,或出於疑心,或由於偏見,有不少的人雖然聽到事實真相,卻井不相信。可見人的心理是多麼複雜,要人相信事實是多麼困難!作者以“曲妙人不能盡和”作巧譬,道出了這一複雜的心理現象和社會現象,含有深深的感歎,也道出了做真人,說真相的困難,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定賢篇》

衰世好信鬼,愚人好求福。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王充《論衡·解除篇》。衰:沒落。好(hào):喜好。這兩句大意是:沒落的時代喜好相信鬼魅,愚蠢的人們喜好祈求福分。世上本無鬼,鬼由人心生。而人們之所以心中生出鬼來,則是由於世道紛亂,災禍並作,人們生活不安定,精神有所困惑不安所致。若處盛世,諸災皆無,人們無憂無慮,沒有什麼可懼可惑的,鬼從何而生?一個人的禍福,一個朝代的盛衰,都有一定的現實因素,都是前有因後有果,如何能祈求得來?只有愚蠢的人才會不從現實的努力中去創造幸福,而向冥冥中去祈禱福佑。這兩句表現了王充無神論者的唯物思想。可用於分析信鬼求福的現實原因,讓人們破除迷信,致力於現實的創造。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解除篇》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

三國·魏·孔融《臨終詩》。器。器皿。這兩句太意是:話說得多了,一定會使事情失敗;器皿漏水是苦於它不嚴密,有漏洞。孔融對曹氏政權多有抨擊,終被曹操所害,此二句是他對曹魏野蠻專制政權的控訴,也是對自已慘遭不測的總結。作者認為,自己的悲劇是由於言多所致,其實不然,在沒有民主、沒有自由的時代,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呢?

東漢文學家 孔融 《臨終詩》

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

漢·班固《漢書·異姓諸侯王表》。鎊(juān)鑿,刻。摧:摧毀。枯朽:枯草朽木。這兩句大意是:在金石上雕刻,難以顯示其功力;摧枯拉朽,容易顯示其力量。這兩句是形象的比喻之辭。作者說“漢亡尺土之階,繇一劍之任,五載而成帝業”,原因何在呢?這是劉邦利用了暴秦苛刻的政令所激起的天下人的反對,形勢使其然也。就像在金石上雕刻,半天難刻上一刀一鑿,不容易顯出功力;而摧枯拉朽,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則很容易顯示出威力,取得成功。用~形容事物的難易,十分恰切。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異姓諸侯王表》

譽人不增其美。

漢·王充《論衡·藝增篇》。譽:讚美。本句大意是:讚美別人的時候不要言過其實,憑空增加他的長處。原作在後面還有“毀人不益其惡”之說,意思是批評別人的時候也不要憑空增加他的缺點。對人進行褒貶要實事求是.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而誇大其辭。添枝加葉的溢美或添油加醋的中傷都是不正派的表現,都應該避免。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藝增篇》

兩刃相割,利鈍乃知;二論相訂,是非乃見。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充《論衡·案書篇》。相割:相砍,相削。訂:訂正,交鋒。這幾句大意是:用兩把刀子割東西,就知道哪一把鋒利,哪一把不鋒利;兩種不同的觀點經過交鋒,是非曲直自然顯現。這幾句講出這樣一個深刻道理,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經過比較,通過考察才知哪把刀子鋒利,哪把刀子不鋒利,單憑主觀的猜測是難以得出正確結論的。同樣,對立的觀點,只有經過辯論交鋒,才能得出孰是孰非的結論。若只允許一方發言,不允許另一方辯護,或論辯雙方在不平等的地位上論爭,都達不到交鋒的目的。因此,~幾句可藉以說明真理越辯越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案書篇》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無形。

漢·班固《漢書·伍被傳》引古語。聰者:聽力好,此指聰慧的人。明者:視力好,此指明智的人。這兩句大意是:聽力好的人,在聲音未發出之前就預感先覺;視力好的人,在事物未出現之前就預見先知。聰慧明智、思慮通達的人,善於觀察、思考、深辨、細究,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作出正確的判斷,故能洞察事物的未來,於無聲處聽有聲,於無形處見有形,有先見之明。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伍被傳》

聽言之道,必以其事觀之,則言者莫敢妄言。

漢·班固《漢書·賈誼傳》。道:方法。事:指行為。這幾句大意是:聽別人議論的方法是一定要用說話人的行為與其議論結合在一起考察,這樣說話的人就不敢胡說八道了。這是經驗之談。看人處事,要聽其言,觀其行,主要是觀其行,這樣才能認識其人的真實面目。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只有聽其言,觀其行,才能“知人知面又知心”。不肯妄信其言,也使說話的人不得不小心謹慎,不敢胡言亂語。可以這幾句說明對人應多分析,多觀察,聽其言,觀其行,不為其誇誇其談所迷惑。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賈誼傳》

事莫貴乎有驗,言莫棄乎無征。

三國·魏·徐幹《中論·貴驗》。驗:證據。征(zhēng):證驗,證明。這兩句大意是:沒有什麼比有證據的事更為可貴,沒有什麼比無根據的話更應該拋棄。此二句從正反兩個方面,強調了事實證據的重要。前句從正面提出事有證據的可貴,後句從反面提出話無根據的可棄。儘管作者沒有分析這裡面的原因,但道理大家都清楚,即事實勝於雄辯,事實才能經得住實踐的檢驗;謊言、隱瞞、偽證,終究會真相大白的。此名句可在司法、行政管理、治學、交際等工作中作為座右銘。王充《論衡·薄葬》中有“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的話,意思是事情的好壞,沒有比它具有的效益更能說明問題;推論是否正確,沒有比確鑿的證據更具有說服力,與~意義相近,都說明事實、證據的重要。

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幹 《中論·貴驗》

太剛則折,太柔剛廢。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班固《漢書·雋不疑傳》。折(shé蛇):折斷。廢:無用。這兩句大意是:過於剛硬就會折斷,過於柔弱就沒有用處。事物的發展需要合適的環境條件,處事講求“中和”,超越了客觀限度,矛盾就必然向相反方面轉化而適得其反。可用於說明矛盾轉化的哲理和為人處事的原則。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雋不疑傳》

貴富太盛,則必驕佚而生過。

漢·王符《潛夫論·忠貴》。佚(yì義):放蕩。這兩句大意是:富貴太隆盛,就必然會驕奢放蕩,從而產生過錯。富貴太盛,就會放縱自己,荒淫放蕩,從而產生過錯。這就是古人常說的“樂極生悲”。這兩句可用於告誡人對富貴的享受不可過分。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忠貴》

足不強則跡不遠,鋒不銛則割不深。

漢·王充《論衡·超奇篇》。跡:行程。銛(xiān):鋒利。這兩句大意是:腳力不強勁,行程就不會遠;刀刃不鋒利,割東西就不會深。做任何事情,幹任何事業都需要憑藉一定的條件,不創造必要的條件,不事先作充分的準備,就難以取得最佳的工作效益和巨大的事業成就。孔子說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是很有道理的話。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超奇篇》

外內表裡,自相副稱。

漢·王充《論衡·超奇》。這兩句大意是:外表與內裡應相符相稱,即表裡如一,名實相符。~兩句,原指文章的內容與形式相符。作者說:“實誠(指內在思想)在胸臆,文墨(指寫出的文辭)著竹帛,~,意奮而筆縱(指思想感情充沛自然文筆縱橫恣肆),故文見而實露也(所以寫出的文章就表現了內在的思想)。”我們也可藉以稱讚人們表裡如一、言行一致的美德。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超奇》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充《論衡·狀留篇》。結合,凍結而凝合。斯須:一會兒,言時間很短。這幾句大意是:河冰的凍結,不是一日的寒冷所致;積土成為高山,不是一會兒的工夫就能完成。~告訴我們:事業的成功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在通向勝利彼岸的航程中,必須從一櫓一槳開始;凡事須從一點一滴做起,韌性的艱苦奮鬥,不斷的積累,才有可能取得碩果。可用於勸學。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狀留篇》

十圍之術,始生如蘖。

漢·班固《攫書·枚乘傳》。十圍:十雙手合抱才能圍攏的大樹。蘖(niè聶):樹木砍去後又長出來的新芽。這兩句大意是:十雙手合抱那麼粗的大樹,開始生長的時候不過是一枚新芽。大樹是由嫩苗長成的。事物的運動變化,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達到一定界限,引起質的變化。新的質又開始新的量變過程,如此循環往復,構成了事物從低級到高級的無限多樣的發展過程。因此,認識事物發展的本始狀態,對於理解其本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可用於說明事物由量變到質變的原理,也可說明成就大事業要從小事做起。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攫書·枚乘傳》

眾煦漂山,聚蚊成雷。

漢·班固《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煦(xū許):吹氣。漂:浮動。這兩句大意是:眾人吹氣能使大山浮動,蚊子的聲音聚集起來會成雷聲。這兩句話的原意是強調人言的可畏。但也說明這樣一個道理:相同質物體的量的組合會引起質的突變。也可用以說明集微成眾,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中山靖王劉勝傳》

山林不能給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

漢·王符《潛夫論·浮侈》。給:供。卮(zhī只):酒壺。這兩句大意是:山林再大,也經不住野火的焚燒;江海再深,也灌不滿一個有漏洞的酒壺。事物的存在、發展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因而它的存在是離不開某種條件或環境的。山林雖大是有限的,山火蔓延是無限的,江海雖深是有限的,漏卮漏水是無限的。以無限對有限,所以再大的山林也不夠火燒,再深的江海也裝不滿漏底的酒壺。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浮侈》

不清不見坐,不高不見危,不廣不見削,不盈不見虧。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王充《論衡·自紀篇》。塵:用如動詞,污染。危:危險。盈:滿。虧:缺損。這幾句大意是;沒有清白就顯不出塵汙,沒有高峻就顯不出危險,沒有寬闊就顯不出尖削,沒有滿盈就顯不出缺損。事物發展的結果是一定的條件促成的,這些條件具有相對性;清白和塵汙、高峻和危險,寬闊和尖削、滿盈和虧損都是相對比而存在,無此即無彼。可用於說明事物發展過程中條件的相對性及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自紀篇》

與狐議裘,無時焉可。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這兩句大意是:與狐狸商量用它的皮做皮襖,什麼時候能商量成呢?比喻只憑主觀願望謀求對方犧牲自己的根本利益,只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根本不會成功。現有成語“與虎謀皮”,原作“與狐謀皮”。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述赦》

天不變,道亦不變。

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天:這裡指的是我國古代唯心主義哲學家所說的世界的精神本源,宇宙萬事萬物的主宰者。道:這裡指的是來源於“天意”的人世的規律與法則。董仲舒是“天命論”者,他認為“天”是有意志的。這兩句大意是:“天”不會發生變化,體現“天”的意志的人世之“道”也不會發生變化。~是董仲舒的著名論點,是形而上學宇宙觀的表現。它是為“君權神授”的唯心主義觀點,為鞏固封建制度服務的。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董仲舒傳》

美色不同面,皆佳於目;悲音不共聲,皆快於耳。

漢·王充《論衡·自紀篇》。悲:動聽。這幾句大意是:美麗的面容各不相同,看起來都很美好;動聽的樂聲各不相同,聽起來都很快意。這裡強調一種共同的審美情趣。美麗的容顏和動聽的音樂,是人們都喜愛的。當然,怎樣才算美麗,怎樣才算動聽,不同階層、不同情操的人還是有不同標準的。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自紀篇》

羅衣從風,長袖交橫,駱驛飛散,颯擖合併。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傅毅《舞賦》。駱驛:即“絡繹”,不絕的樣子。颯擖(sàjiá薩莢):宛轉屈折的樣子。這幾句大意是:(領舞女子)輕柔的羅衣,隨著風飄蕩,長長的袖子,不時地左右變橫,飛騰的舞步絡繹不停,柔軟的身姿隨著樂曲旋轉。傅毅的《舞賦》為我們記錄了漢代歌舞的實況,使我們看到漢代的歌舞已經達到這樣美妙而高超的境界。我們可以從傅毅所塑造的華美而飄逸的藝術形象裡,見到藝術淨化人生,提高精神境界的作用。

東漢辭賦家 傅毅 《舞賦》

才有深淺,無有古今;文有真偽,無有故新。

漢·王充《論衡·案書篇》。文有真偽:指文章有的真實,有的虛假。這兩句大意是:才華有高下之分,沒有古今之別;文章有真實、虛偽之差,沒有新舊之異。原文是作者針對當時食古不化的社會風氣有感而發的,這幾句通過對比,表現了作者反對厚古薄今、以古非今的觀點。現在可僅用其字面上的意思,說明古往今來,每個時代都有傑出的人才,文章無論今古,只要表現的是作者的真實的思想感情,闡發的是真實的道理,都是好文章。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案書篇》

為世用者,百篇無害;不為用者,一章無補。

漢·王充《論衡·自紀篇》。世:社會。補:益。這幾句大意是:對社會有用的,創作百篇也沒有害處;對社會無用的,寫一章也沒有好處。以現在的觀點看,作者的這個論斷未免有點偏頗,因為對文學創作不必採用實用主義態度,要求所有的作品全都為現實所用,但考慮到作者提出這個論斷時,正當鋪排辭藻、潤色鴻業的宮廷文學——漢賦風行天下的時候,這個論斷在當時還是很有意義的。可供論述文藝創作要盡可能地為社會現實服務時引用。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自紀篇》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

漢·王充《論衡·佚文篇》。這兩句大意是:文人的筆,是用來勸人為善,懲戒惡行的。王充在這裡說的是一種寫作目的,認為文人應該用自己的筆來“勸善懲惡”。這裡的“善”、“惡”,自然是以封建社會的道德標準來衡量的。但王充已經認識到文學的社會性,指明了文人的社會責任,這是應該肯定的。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學家,應該用自己的筆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懲戒惡行劣跡,愛恨分明,褒貶得當。從這個意義來看,~兩句對當前的寫作仍然是有積極意義的。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佚文篇》

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宣公十五年》。這兩句大意是:饑餓的人唱出的歌都是有關他所吃的食物的,勞累的人唱出的歌都是有關他所從事的勞動的。這是兩句常常被引用的名句,多用來論述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表明民歌表達了人民的感情與願望,反映了廣泛的社會生活;同時也用以說明任何文藝創作都具有一定的功利目的。

東漢經學家 何休 《春秋公羊傳解詁·宣公十五年》

精誠由中,故其文語感動人深。

漢·王充《論衡·超奇篇》。中:通“衷”,內心。文語:指文章的內容。這兩句大意是:所表達的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感情,因而他的文章能深深地感動人。這兩句意思與“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相近,是從正面強調抒發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可供引用說明在文學創作中,只有那些表達真情實感的作品,才具有感動人心的藝術力量.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超奇篇》

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人彌明。

漢·王充《論衡·書解篇》。彌(mí迷):越,更加。盛:多。縟(rù入)繁多。彰:明顯,明:明智。這兩句大意是:好品德越多的人文章越有文采.,好品德越顯著的人越明智。雖然文章寫得華麗的人或才智超群的人並不一定品德好,但具有優良品德的人必定有超出常人的聰明才智。本名句可供論述人品與文品的關係時引用,也可用來稱讚那些德才兼備的人。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書解篇》

閉心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漢·王充《論衡·別通篇》。閉心塞意:閉目塞聽,不思不想。高瞻覽:高瞻遠矚,博覽廣識。這幾句大意是:閉目塞聽,不思不想,不登高博覽遠望的人,和死人是一類的啊!作者把博覽群書,有遠見卓識的人,比作能敞開窗戶,照進陽光,登到樓臺高處遠望四鄰的人,把閉目塞聽,不肯學習的人,比做緊閉門戶,坐在陰暗角落,挖個墓穴睡在裡面的人,這種人不是和死人一樣嗎?比喻多麼形象,諷刺又何等深刻啊!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別通篇》

人不博覽者,不聞今古,不見事類,不知然否,猶目盲,耳聾、鼻癰者也。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充《論衡·別通篇》。見:識別。事類:各種事物。然吾:是非。癰(yōng):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化濃性炎症,周圍變硬。這幾句大意是:人不博覽群書,不瞭解古今情況,不能識別世間事物,不知道是與非,就像瞎子,聾子和鼻子長癰的人一樣啊。世人中有生理上的瞎子、聾子和患鼻癰者。王充認為,不博覽群書,不知道學習的人,就是智力上的瞎子和聾子,這種人如同“土木之人”(泥人木偶),十分可悲。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別通篇》

學者不患才之不贍,而患志之不立。

三國·魏·徐幹《中論·治學》。患:憂慮。贍(shàn):充裕,豐富。這兩句大意是:治學的人不憂慮自己的才分不夠,卻要考慮遠大志向是否確立。立志是立身之本。人而無志,即使才高八斗,也難有所作為。人如立志,即使才分平平,一樣可成就事業。同此,治學不可以不先立志。此條闡述了治學過程中“才”與“志”的關係,蘊藉而富有哲理,常使古人言之于口或書于鹿右,用以勸學。

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幹 《中論·治學》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漢·王充《論衡·實知篇》。這幾句大意是:不用學習天生就知道,不用求教於人什麼都明白,自古至今,這樣的事從未有過啊。此條以否定的方法,從反面強調凡是治學,必須勤學不已,虛心好問。任何人不要幻想不學自知,不問自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是本名句闡明的道理。它從否定方面開始行文,採用否定之否定的論述方法,乍看起來,極為通俗平常,仔細推敲,處處暗藏機巧,可表面上又讓人感覺不到,毫無斧鑿痕跡,可謂爐火純青。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實知篇》

學之乃知,不問不識。

漢·王充《論衡·實知篇》。這兩句大意是:只有學習才能懂得世間的道理;如果恥于向人求教,許多東西就會永不知曉。學習始終應是開放的過程。而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出於自尊等心理因素的影響,往往羞于啟齒向他人求教,這樣就使他的學習成為一個封閉式的過程。這句格言以其精粹的句式,質樸的語言,告誡人們要遵循學習的規律,虛心就學,不恥下問,養成良好的學風和謹嚴的治學態度。它是一句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箴言,應該書之座右,銘記於心,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實知篇》

索物於夜室者,莫良於火;索道于當世者,莫良於典。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索:尋找。良於:比……更好。典:經典。這幾句大意是:在夜裡尋找物件,沒有比火更好的東西;在當世尋找人間正道,沒有比經典更好的東西。~以類比手法說明儒家經典對於人生的極端重要性,是幾千年正統思想的反映。此條前邊舉例,後邊說理,由直觀到較為抽象,生動具體,由淺入深,是一種說理的行之有效的具體手法。現在仍可藉以說明學習經典理論著作的重要。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贊學》

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

三國·魏·徐幹《中論·治學》。習:溫習,練習。墮:墮落。這兩句大意是:每日溫習,所學的東西就不致忘記;時時自我勉礎,思想就不致墮落。此條從怎樣學習和怎樣做人兩方面闡明道理。它主張學習應依照孔夫子的教導,“學而時習之”,這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做人首先要樹立自強不息的觀念,在思想上繃緊一根“弦”,而僅有“弦”還不行,還要時時以自勉的形式,使之不致鬆懈,這是防止人走向墮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條強調人的主觀努力在學習與做人中的重要作用,兼重人的能力與思想品德,在今天的教育實踐中仍有其現實意義。

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幹 《中論·治學》

譬猶練絲,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剮赤。

漢·王充《論衡·率性篇》。練絲:白色的絲。藍:青色染料。丹:紅色染料。這幾句大意是:好像白色的絲一樣.放到藍色的染缸中,就成為青色;放到紅色的染缸中.就成為赤色。這幾句以生動的比喻,說明人特別是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強。苟子《勸學篇》的“幹、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可以成為這幾句的注解,說明年輕人天真無邪,全在社會教育,環境影響。英雄不是天生的英雄,罪犯不是天生的罪犯,成語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可以這幾句說明教化的重要。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率性篇》

少成若天性,習貫如自然。

漢·班固《漢書-賈誼傳》。習貫:習慣。這兩句大意是:少年老成好像是天性如此,實則是習慣成為自然。存在決定意識。人生活在社會上,一定會受客觀環境的影響。賈誼少年老成,看來是天性如此,實則是他長期瑾言慎行.克己抑欲,時問長了,也就成了習慣。此二句可用來說明人的思想性格、行為舉止,無不是在客觀環境中逐新形成的。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賈誼傳》

雖有至聖,不生而知;雖有至材,不生而能。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至聖:最傑出的聖人。知:智。這幾句大意是:雖有最傑出的聖人,也不能生下來就有智慧;即使最有才能的人,也不是生下來就有才能。王充認為就是帝王聖賢,也得從師求教,因為人不是生而知之者。接著他列舉:黃帝師風後,顓頊師老彭,帝嚳師祝融,堯師每成,舜師紀後,禹師墨如,湯師伊尹,文、武師姜尚,周公師庶秀,孔子師老聃。這十一個都是最高的聖人,“猶待學問,其智乃博,其德乃碩”,一般的凡夫俗于自然更需要拜師求學。這兒句可用以強調尊師的重要。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贊學》

人不可以不矣就師。

漢·王符《潛夫論·贊學》。本句大意是:人不能夠不跟隨老師學習。該名句強調,人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一切事都無師自通。因此,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十分聰慧的人,也必須向別人學習。“就師”就是“從師”拜別人為師,或跟隨別人學藝。人如果不就師、素質就很難提高,社會的發展速度就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一句所揭示的道理具有普遍意義。屬於一種格言式的語言。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贊學》

養稊稗者仿禾稼,惠奸寵宄者賊良民。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稊(tl):一種類似稗子的草。稗(bai):稗子。稊稗都是稻田的害草。惠:給以好處。奸宄(gui):作亂犯法的人。賊:傷害。這兩句大意是:培養稊稗,勢必損害莊稼的生長;豢養奸宄之徒,勢必傷害善良的人民。成語有“養虎傷身”,“養癰遺患”之說。“養虎”、“養癰”不僅傷身,而且害人。有稊稗,必然會傷害禾稼;有惡人,必然會傷害良民。梯稗和禾稼不能並存;奸宄之徒怎能和良民共處?作者通過比喻說明剷除奸宄.懲辦惡人的重要,發人深省。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述赦》

賞罰者,不在於必重而在於必行。

三國·魏·徐幹《中論》。這兩句太意是:獎賞或懲罰,不在於一定很優厚或很嚴厲,主要在於說到做到,一定要落實。嚴刑峻法固然可畏,重獎厚賞當然可喜,但若不實現,僅僅是紙上談兵,只能畫餅充饑而已。《資治通鑒》上也曾說:“刑罰之要,在於明當,不在於重。苛不必有罪,雖捶撻之薄,人莫敢犯;若容可僥倖,雖參夷之嚴,不足懲禁。”只有言出法隨,令行禁止,恪守獎懲條例,才能達到懲前毖後、賞一勸百的目的。否則“雖日用斧鋮於市而民不去惡矣。日賜爵祿於朝而民不興善矣”(徐幹《中論》)。~二句說明必須依法行事,做到法明人信,盲而不欺。

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幹 《中論》

賞不勸謂之止善,罰不懲謂之縱惡。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荀悅《申鑒·政體》。勸:獎勵。縱:放縱。這兩句大意是:應該受到獎賞,卻不給予獎勵,這叫禁止好人做好事;應該受到刑罰,卻不給予懲處,那叫放縱壞人行邪惡。此二句說明獎善懲惡的道理。獎善,能夠伸張正義,鼓勵人們積極向上,走正道,為國為民多效力;懲惡,可以剷除邪惡,使壞人歹徒懾于刑罰,不敢為非作歹,走邪道,這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國家的治理。劉向《說苑·政理》說“有功而不賞,則善不勸;有過而不誅則惡不懼”,也是這個意思。

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 荀悅 《申鑒·政體》

賞罰信明,施與有節,記人之功,忽於小過。

漢·班固《漢書·王嘉傳》。信:信用。節:節度。這幾句大意是:獎懲應該明確而有信用,說一不二,同時還應有節制,不濫施與。對人的功勞不能忘掉,對人的小過失則應寬容。這雖是丞相王嘉稱許漢文帝的話,但它言茼意賅地點出刑賞時應持的態度,很值得執法擊者借鑒。在作者看來,獎懲必須明白公正,無有偏私;必須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必須謹慎適度,不濫獎亂罰。尤其應注意到:小功也應給予獎勵,“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素書·遵義章》);小過則應予寬恕,“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同上)。能做到上述幾點,就會收到賞罰的最佳效果。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王嘉傳》

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常:長久不變。弛:廢弛。這幾句大意是:國家不會有永久的太平,也不會有永久的混亂。法令能夠執行,國家就能得到治理;法令廢弛,國家就會出現動亂。這幾句強調了法治的重要。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國家,都必須依法治國,加強法制,一旦法令廢弛,就意味著國家動亂的到來。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述赦》

忘戰者危,極武者傷。

漢·李尤《弩銘》。這兩句大意是:忘掉戰爭是危險的,必然帶來禍患;過份重視武力,也台受到損傷。此二句從兩個極端論述戰爭。作者認為:若忘記戰爭的危險,麻痹大意,勢必給外敵造成可乘之機,隨之而來的就是災難;若過分迷信武力.動輒兵戎相見,則會加重人民的負擔,也勢必會給人民帶來損傷。因此既要居安思危,常備不懈,又要儘量減步戰事,使人民能休養生息,發展生產。可以此二句強調既不要忘掉戰爭,又不要迷信戰爭的思想。

東漢文史學家 李尤 《弩銘》

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班固《漢書·高帝紀》。這兩句大意是:出兵而沒有正當的理由,一定打不了勝仗。劉邦與項羽爭天下,新城三老董公勸他說“~”,只有師出有名,才能號召群眾。《禮記》也曾說:“師必有名”,可見前人十分重視發動戰爭是否具有正義性。因為“師直為壯,曲為老”(《左傳·僖公廿八年》),“抗兵相加,哀者勝矣”(《老子》六十九章),名正言順的戰爭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得到人民支持的戰爭才能獲勝。後常用此名句說明發動不義戰爭必然要遭到失敗。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高帝紀》

為國者以富民為本。

漢·王符《潛夫論·務本》。為(wei):治理。本句大意是:治理國家的入應當以富民作為根本。民為國之本,若要國家富強安定。必須先使人民生活富裕安定。此句可用來闡述以富民作基本國策的重要性。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務本》

貪賈三之,廉賈五之。

漢·班固《漢書·貨殖傳》。貪賈(gu):貪心的商人。廉賈:廉正不貪的商人。這兩句大意是:貪心的商人牟取暴利,反得利少,只能十得其三;廉正的商人薄利多銷,反而得利多,可以十得其五。商人都以營利為目的,不圖利何用經商?但廉正不貪的商人目光長遠,薄利多銷,講究信譽,贏得顧客的信任,雖然一次獲利不多,生意卻越做越紅火,得利越來越多;狼貪豺狠的商人則搞短期行為,一錘子買賣,為了牟取暴利,弄虛作假,不講信譽,能坑就坑,能騙就騙,短期可能獲利非小,長此下去,生意卻越做越蕭條,甚之倒閉破產。~,是古人對兩種商人、兩種經營思想成敗的經驗總結,今天對我們的經濟工作者、工商企業家也不先啟迪意義,它警示我們切不可只顧眼前,圖牟暴利,貪心黑心.坑騙顧客,否則非砸鍋不可。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貨殖傳》

豺狼橫道,不宜複問狐狸。

漢·班固《漢書·孫寶傳》。豺狼:喻犬奸大惡的人。複:再。狐狸:比喻奸猾小人。這兩句大意是:太奸大惡的人當道執政,就不用再推究狡奸猾的小人了。大奸大惡之人禍國殃民,罪大惡極;相比之下,那些奸滑小人作奸犯科,欺睢百姓,就不足掛齒了。兩句寫盡封建社會狐狸遍地,豺狼當道的窮凶極惡的社會現象。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孫寶傳》

臣門如市,臣心如木。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班固《漢書·鄭崇傳》。這兩句大意是:登於我門的人熙熙攘壤如市場上的人一樣多,但找的心卻像水一樣澄澈精白。鄭崇曾為漢哀帝尚書僕射,因得罪權貴受讒被疏。皇帝責問鄭崇:“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鄭祟回答說:“~,願得考覆。”這兩句可用以說明:身在高位,門庭若市,有求於自己的人很多,自己卻不能仗權挾勢謀取私利,心地應該如水一樣清白。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鄭崇傳》

明揚仄陋,唯才是舉。

三國·魏·曹操《求賢令》。明揚:發現和推舉。仄(zé昃)曬:狹隘,卑賤,這裡指貧窮,低賤的有才之士。這兩句太意是:發現和推舉出身貧賤的宥才之士,只要有才能就應薦拔。不論貧富,不絕社會地位,只耍有才能就薦拔,唯一的標準就是才能。在門閥制度森嚴的社會條件下,曹操這種人才觀是難能可貴的。~表現出曹操的政治家風度和他誠懇求賢的心情。這兩句可用於表現唯才是舉的用人精神和措施。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求賢令》

苟得其人,不患貧賤;苟得其材,不嫌名跡。

漢·王符《潛夫論·本政》。苟:如果。名跡:名聲,跡行。這幾句大意是:如果發現一個非常需要的人,就不要嫌棄他的貧賤;如果得到一個非凡的人才,就不要嫌棄他的名聲和跡行。王符在《潛夫論·本政》中強調君主要有治國安民的人才來輔佐,對於這樣的人才要不拘一格地提拔,不要計較他的地位和名聲德行如何。這幾句用於說明薦拔人才要不拘一格,惟才是舉。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本政》

腐術不可以為桂。

漢·班固《漢書·劉輔傳》。本句大意是:腐朽的術頭不可以作柱子用。柱子頂大廈,立大屋,乃大廈大屋得以建成的關鍵材料,而朽木的本質已壞,用來作柱,則大廈必傾,大屋必毀。辦大事,主持國家大政,需大才大德者充任,品質惡劣、才能低下的人不可用,用則必壞太事。本句多用來比喻無德無才的人不可委以重任。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劉輔傳》

論士必定於志行,毀譽必套於效驗。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符《潛夫論·交際》。志行:志向,行為。毀譽:批評、讚揚。參:參照。效驗:效果。這兩句大意是:評論一個人必須以他的志向和行為來決定,批評或讚揚一個人必須參照他行事的效果。評論一十人,對之進行批評或讚揚,要由選個人的志向和行為來決定,還要以他的行事效果來參證。不能隨眾附俗,人云亦云,不能因為其出身尊貴,是上級,是故舊,是親近者而讚揚,也不能因其出身低賤,是下屬,是新交,非親近者而批評。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交際》

和氏之璧,出於璞石;隋氏之珠,產於蜃蛤。

漢·王符《潛夫論·論榮》。和氏之璧(bì畢):春秋時楚人卞和所得到的一塊美玉。璞(pú匍)石:內藏有玉的未雕琢的石頭。隋氏之珠:傳說隋侯救了一條受傷的蛇,蛇銜夜明珠報答,即名隋靛珠。蜃蛤(shèngé慎格):大的蛤蜊。這幾句大意是:和氏璧出於璞石,隋侯珠產於大蛤蜊。和氏壁是名貴的,但它出於束未經雕琢的玉石;隋侯珠是寶貴的,但它出於平常的蠟蜊。平常的事物不可小覷,因為精華出於平常。這幾句用於比喻寶貴的物品和有才能的人往往出於平常的物品和平常的人之中。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論榮》

因時施宜。

漢·班固《漢書·韋賢傳》。本句大意是:根據不同的時事,靈活地施行與之相適宜的措施。《漢書·韋贊傳》:“漢承亡秦絕學之後,租宗之制~。”社會是在發展的,時代不同,時事也不同,所以治世或處事的措施和方法,也要隨之而變化,墨守成規,刻舟求劍,是要不得的。此句也寫作“因時制宜”、“隨時制宜”、“順時施宜”的,與此意相同。這句話多用於說明方法、措施的制定要適應於時事的需要。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韋賢傳》

下不鉗口,上不塞耳,則可有聞矣。

漢·荀悅《申鑒·雜言上》。鉗釘口:鉗制人口不讓說話。有聞:聽到下面的意見。這兩句大意是:在下者言論不受鉗制,在上者不塞耳不聞,這樣就能傾聽到下面的真實情況了。~可謂治國謀政的經驗之談。

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 荀悅 《申鑒·雜言上》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王符《潛夫論·明暗》。兼聽:聽取多方的意見。偏信:只聽一方片面之詞。這兩句大意是:國君所以賢明是因為能夠聽取多方面的意見,國君所以昏庸是因為偏聽一方的片面之詞。這是兩句很有名的話,說明廣泛聽取意見才能明辨是非,偏聽偏信就會受蒙蔽而失之偏頗。據《貞觀政要》記載,魏征曾用這兩句話告訴唐太宗如何區分明君暗君,受到太宗的稱讚。《資治通鑒》記載,當唐太宗問魏征:“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時,魏征將這兩句話概括成“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回答唐太宗。從此,“兼昕則明,偏信則暗”以更高的知名度廣泛流傳,以至人們誤認為這是魏征的話了。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明暗》

愛民如身。

漢·荀悅《申鑒·雜言上》。身:自己。本句大意是:愛護人民就如愛護自身一樣。人之愛心,都比不上愛自身,如能愛民如愛自身,那就可見愛民之深厚,可用于要求統治者要深切地愛民。

東漢末期政論家,史學家 荀悅 《申鑒·雜言上》

治天下者當用天下之心為心。

漢·班固《漢書·鮑宣傳》。心:思想,願望,情感。本句大意是:治理走下的人應當把天下人的願望作為自己的願望。治理天下的人必須得到天下人的擁護和支援,要想得到天下人的擁護和支持,就必須得天下人之心,那麼,就得想天下人之所想,急天下人之所急,愛民、惠民,為天下人的利益著想。不可為一己之私,一意之專,只求個人的舒心快意,而毫不顧及天下人的心情和願望如何。此句可用來說明要時時想著人民,為人民著想。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鮑宣傳》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

漢·桓譚《新論·離事》。綱:提網的大繩子。目:圈上的眼。這兩句大意是:提網如果提起大繩子,一個個網眼就都張開了。《呂氏春秋-用兵》:“一引其綱,萬目皆張。”及鄭玄《詩譜序》:“舉一綱而萬目張”與~意思相同.後多引作“綱舉目張”。這兩句常用來比喻條理分明,也比喻做事要抓住主要環節,帶動次要環節。

東漢哲學家、經學家、琴家 桓譚 《新論·離事》

國以賢興,以諂衰;君以忠安,以佞危,此古今之常論。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王符《潛夫論·實貢》。賢:賢德的人。諂:諂諛奉承者。佞:奸臣。這幾句大意是:國家因為多賢能的人而興盛因為多讒諛之輩而衰亡;君主因為有忠臣而安寧,圓為有奸臣而危險,這是古往今來普通的道理。這幾句用於說明國君近賢用忠,遠佞廢奸對國家興衰的重要性。宋人王安石、元人揭傒斯都有類似的言論,可見它是人們的共識,說它是“古今之常論”不為虛妄。

東漢政論家、文學家 王符 《潛夫論·實貢》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杜康:傳說古代最早造酒的人,此處借指酒。這兩句大意是:怎樣解除找內心的憂鬱?只有借助美酒痛飲一醉。《短歌行》作於赤壁之戰以後,曹操統一全國的大業暫時受阻,心中憂鬱。此名句即表現他自安自慰,借酒澆愁,從酣飲中求超脫的思想感情。這兩句直抒胸臆,詩風雄健,頗具詼諧意味,勸飲時可借用。以人名“杜康”代指酒,是修辭學上的借代格,寫作時可以應用。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短歌行》

男兒寧當格鬥死。

三國·魏·陳琳《飲馬長城窟行》。本句大意是:男子漢大丈夫寧可與敵人搏鬥而死。《飲馬長城窟行》主要描寫封建統治者修築長城給人民造成的妻離子散的痛苦,此名句是“太原卒”憤然回答“長城吏”的話,它與下文“何能怫郁築長城”一句既寫出了男子漢甘於獻身疆場,戰鬥而死的豪邁氣質,又寫出丁“太原卒”對無休止的徭投的痛恨之情。此名句後來在引用中衛有了新的含義,常表示男子漢為國捐軀的豪情.歷代為之傳誦。

東漢末年文學家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這兩句大意是:高朋滿座,應當舉觴酣歌,人生在世,生命多麼短促!《短歌行》是曹操著名的“求賢歌”。詩文起首即以此條喟歎人生短暫,抒情酣暢沉鬱,表現出深厚質樸、悲涼慷慨、急於建功立業的志向,但由於語句中又有幸福不能長駐的思想情緒,後人多以此表現及時行樂一類主題。

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曹操 《短歌行》

文籍雖滿腹。不如一囊錢。 漢朝·東漢名人名言

漢·趙壹《秦客詩》。文籍:文章書籍,指學問。囊:袋。這兩句大意是:學問雖然滿腹,價值卻不如一袋錢。在封建社會,許多文人雖然滿腹經綸,卻不能為世所用,大志不伸,窮困潦倒,為人所賤;而那些富貴之人,雖然不學無術,無所事事,但卻趾高氣揚,為人所重。詩句以學問與金錢作比,以“滿腹”和“一囊”對照,表現了封建社會世人重金錢不重才學的現實,含蘊著不平和悲憤之情。這種以對比見意的方法可以學習,也可直接用成句揭示舊社會重財不重才,有才之士不得其用的現實。

東漢辭賦家 趙壹 《秦客詩》

被褐懷金玉,蘭蕙化為芻。

漢·趙壹《魯生歌》。被(pī披)褐:穿粗布衣服,指地位低下。懷金玉:指胸有才德。蘭蕙:香花美草。芻(chú鋤):餵牲口的乾草。這兩句大意是:位卑身賤,但卻胸懷才德;香花美草,竟被當作草料。此條通過被褐懷玉,蘭蕙化芻的比喻抒發詩人胸有才德,渴望成就功業而不被世用的鬱悶。一個“化”字把壓抑人才的黑暗社會的腐朽污濁寫了出來。作者在慨歎中帶有滿腔憤激之情。今天可用于反映封建社會士大夫的不幸遭遇。

東漢辭賦家 趙壹 《魯生歌》

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三國·魏·徐幹《室思》。窮:窮盡。已:停止。這兩句大意是:思念你的情懷有如潺潺的流水,哪裡有窮盡消竭的時候?此名句採用比喻的手法,以無盡的流水喻斬不斷、理還亂的離愁,恰到好處地表達了相思的苦楚。借具體的形象狀無形的思緒,既含蓄又生動。後句直抒胸臆,感歎愁緒之長,別離之苦,突出了抒情主人公強烈而真摯的情感。此名句如敘如訴,自言自語,準確地剖白了思婦的心緒,感情熾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徐幹是較早用水喻愁的的詩人,這種表現手法使後人受到啟迪而仿效創新,演化出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以水狀愁的名句來。

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 徐幹 《室思》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漢·班固《漢書·王嘉傳》引諺語。千人:很多人。指:指責。進兩句大意是:受到眾人的指責詛咒,即使發有病也會死去。漢哀帝時,岳臣董賢把大量稅收物資贈授私人,王嘉上書皇帝引了~一段俚諺,指斥董賢的做法必將引起眾人的忿恨,最終不得好下場。“千人所指”現多寫作“幹夫所指”、“千夫指”.用以警告壞人:觸犯眾怒,必將在強大杜會輿論壓力下完蛋。成語“眾怒難犯”與此義近。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王嘉傳》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 漢朝·東漢名言語錄

漢·班固《漢書·賈誼傳》。耳:同“而”。這兩句大意是:為國忘家,為公忘私。古人提倡的這種為國忘家、為公忘私的精神,與當今提倡的無私奉獻是一脈相通的。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值得繼承。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賈誼傳》

危於累卵,難於上天。

漢·班固《漢書·枚乘傳》。累卵:把蛋堆疊起來,比喻非常危險。這兩句大意是:處境比把蛋堆疊在一起還危險,要奏效比登天還困難。枚乘是漢代文、景時代著名的辭賦家,曾在吳王劉濞手下任職。吳王謀反前,枚乘上書諫阻。其中說道:“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吳王不聽。於是.枚乘與鄒陽等人一道離開吳國投到粱孝王門下。此名句以兩個生動的比喻把難以明說的道理表現得十分充分,強調了背叛中央搞分裂的危險性與成功的無可能性,言簡意賅,震聾發聵,可謂善於言理。可用以比喻危險的處境。

東漢歷史學家 班固 《漢書·枚乘傳》

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三國·王粲《七哀詩》。這兩句大意是:(作者走出長安)出門別無所見,所看到的唯有累累白骨覆蓋著原野。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兵連禍結,造成人民的大量慘死。特別是董卓的部將“李催、郭汜之亂”更給中原人民帶來一場浩劫。《七哀詩》寫的就是作者離開長安時所看到亂離景象和悲痛心情。~兩句中,一個“無”字與一個“蔽”字形成鮮明對照,說明中原大地除了白骨之外已別無他物了,戰禍之慘,於此可見。它與曹操的“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一樣,真實而典型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都是建安文學名作中名句,常被後人引用。

東漢末年文學家 王粲 《七哀詩》

 

本文參考地址:http://www.newxue.com/mingyanmingjudaquan/1344731539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