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歷史:(1115年-1234年),或稱大金、金國、金朝,是位於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的一個政權,創建人為金太祖完顏旻,國號金,建於1115年,建都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1125年滅遼,次年滅北宋。後遷都中都,再遷都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天興三年(1234年)時滅於蒙古與南宋聯合進攻,共經歷10位帝王。金國是當時中國華北地區的一個強大政權,其全盛時代的統治範圍為:東北到日本海、黑龍江流域一帶;西北到河套地區;西邊接壤西夏;南邊以秦嶺到淮河一線與南宋交界。
金朝名言 金朝經典語錄 共收錄金朝名人名言38條
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
見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四。天然:自然。豪華:指華美的辭藻。這兩句大意是:一句出自天然的話能使人感到萬古常新,摒棄了豪華之氣方顯出真實淳美的風格。陶淵明作詩一貫追求平淡自然,樸實真淳。後人評價陶淵明的詩,也大多讚美其摒棄雕琢、純任自然的風格。這裡元好問極力肯定陶詩的“天然”、“真純”,並譽之為“萬古新”,既是對陶詩的高度讚美,也表達了他祟尚自然,反對雕琢的藝術主張。可供論述文藝創作貴自然時日引用,也可用以評價其它樸實自然、清新淳美的詩文作品。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縱橫正有淩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 金朝名人名言
見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二十一。“縱橫”句: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一稱頌北周著名文學家庾信的詩賦到晚年“淩雲健筆意縱橫”,意謂氣勢昂揚,意境開闊。俯仰隨人:即隨人俯揚,人家低頭就低頭,人家抬頭就抬頭,亦步亦趨,步人後塵,這兩句大意是:寫詩應該自抒性情,縱橫揮灑,如隨人俯仰,陳陳相因,也太可憐了.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詩象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
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十二。西昆:原指宋初流行的一種詩風,此指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詩。鄭箋:《詩經》雖有毛公作傳,仍難讀難懂。後來到了漢末,鄭玄又為之作了箋注,人們閱讀起來才比較容易理解。這兩句大意是:詩人們都喜愛李商隱的詩寫得華美,只是遺憾沒有人像鄭玄給《詩經》作箋那樣給他的詩作注解。原詩前二句為:“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畢年。”北宋初年,楊億、錢惟演等人作詩,極力模仿李商隱,講究詞藻,堆砌典故,注重對仗,當時稱這種詩風為“西昆體”。因“西昆派”詩人推崇李商隱,後人遂稱李為西昆之祖。李商隱的詩雖情思綿邈,語言華美,但內容往往隱晦艱深,朦朧難明,因而元好問感歎地說:“~”。這兩句可供評價李商隱詩時引用。也可只引用後一句,說明或形容有些文學作品含意隱晦,難於理解。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池塘春草謝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二十九。池塘春草:南朝·齊著名詩人謝靈運《登池上樓》詩中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句。謝家春:因“池塘生春草”是謝氏筆下所描繪的春景,故稱“謝家春”。這兩句大意是:謝靈運描寫新春景色的“池塘生春草”五個字,即使千年萬載之後仍然會使人感到很有新意。謝靈運的這兩句詩,從眼前常見的事物中捕捉到春天的資訊,直書所見,情趣天成,寓神奇于自然,因而歷代廣為稱道。宋人葉夢得說:“‘池塘生存草,園柳變鳴禽’……此語之工,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藉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所能到。”元好問特別欣賞前一句,不僅稱之為“謝家春”,而且不無誇張地斷言“萬古千秋五字新”,讚歎之情,溢於言表。這兩句可供評價謝靈運詩時引用,也可擴大含意,用於說明優秀的文學作品有著永久的藝術魅力。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文章自得方為貴,衣缽相傳豈是真。
金·王若虛《評東坡山谷四絕》其四。文章:指詩歌的文辭。自得:自己獨創。方:始,才。衣缽(bō波):原義是指佛教僧尼師徒相傳的袈裟、缽孟等,後泛指師傅的學問技藝。真:真本領,真工夫。這兩句大意是:詩歌的文辭靠自己悉心揣摩,獨創得來才是最可貴的,老是因襲模仿前人,像佛門弟子接受師傅傳授的衣缽一樣,哪裡是真工夫?原詩是批評宋代江西詩派的詩歌理論的。江西詩派最講究化用前人的詩句,並將這種詩文作法標榜為“奪胎換骨”、“點鐵成金”。實際上是主張從立意到語言都要極力模仿前人。這兩句可供引用論述詩文創作要意從已出,力求獨創,切忌專事因襲,刻意模仿。
金代文學家 王若虛 《評東坡山谷四絕》
眼處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總非真。 金朝名言語錄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其十一。眼處:指作家眼睛所觸及到的景物。暗中摸索:指不接觸實際生活,憑空虛擬。這兩句大意是:作家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生活,欣賞景物,激發出內心的詩情,自然能寫出入神的詩句;倘若不擊接觸生活,一味暗中摸索,閉門覓句,那樣寫出來的詩總沒有真情實感,缺乏感人的魅力。這兩句說明詩歌來源於生活,而不是作家頭腦裡虛構出來的,閉門造車,剽竊模擬斷然寫不出好詩來。當時的江西詩派標榜學習杜甫,卻不學習杜甫的深人生活,只是學習杜甫詩歌中的個別字句,恰恰是舍本求末,得其皮毛而遺其精髓。~兩句針對時弊說明了文學理論上一個重要原則,對詩歌和一切文學創作都有指導意義。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絕句》
傳語閉門陳正字,可憐無補費精神。
金·元好問《論詩絕句》其二十九。傳語:捎句話。陳正字:即北宋詩人陳師道,曾任秘書省正字,因而稱他為陳正字。傳說他作詩時常常擁被而臥,苦思苦想,“呻吟如病者,或累日方起”(見施國祁《元遺山詩集箋注》引)。這兩句大意是:給那位閉門覓句的陳正字捎句話:可憐他白費精神而對作詩毫無補益。陳師道的詩,主要在形式、技巧上下工夫,特別因為他脫離現實,喜歡“閉門覓句”,以致詩作往往“氣象淺露,絕少含蓄”(吳子良評語),“有斧鑿之功,無熔煉之妙”(胡應麟評語),甚至被認為“面目可憎”,“神韻都絕”(胡應麟),“點金成鐵”(王世貞),“味如嚼蠟”(李調元)。陳師道作詩時呻吟床塌,“累日方起”,真是費盡精神,夠辛苦了,而效果卻適得其反,主要原因就在於他躲在家中“閉門覓句”,不知道到現實生活中去汲取題材,所以元好問感歎他“可憐無補費精神”。這兩句告訴我們,要寫出好作品必須深入生活;現在也常常只引用後一句來諷刺有些人儘管費盡心機,卻毫無收益。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絕句》
信手拈來世已驚,三江滾滾筆頭傾。
金·王若虛《評東坡山谷四絕》其二。這兩句大意是:蘇軾作詩不假雕琢,信筆寫來.如江水從筆底滾滾傾出,詩情豪放,具有驚世駭俗的力量。這首詩的全文是:“~,莫將險語誇勁敵,公自無勞與若爭。”這是作者對蘇詩不假雕飾,自然驚人,詩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藝術功力的高度評價,認為蘇詩決非黃山谷詩所能匹敵。後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揮灑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絕。
金代文學家 王若虛 《評東坡山谷四絕》
滿地榆錢,算來難買春光住。
金·董解元《哨遍》。榆錢:即榆莢。榆樹的果實,形狀像小銅錢,色自成串。這兩句大意是:滿地都是榆錢,這錢算來難以買住春光。春末,榆錢遍地,作者由它的名稱、形狀和數量產生聯想,發出錢再多也買不住春光的感慨,以幽默的語言抒寫了惜春的深情。
金戲曲作家 董解元 《哨遍》
莫道男兒心如鐵,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 金朝名人名言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六。川:平野。這幾句大意是:不要說男人的心就像鐵石,難道你看不見那平原上的片片紅葉,都是離人眼裡哭出來的血。這幾句是《西廂記諸宮調·小亭送別》中張生的唱詞。張生與崔鶯鶯剛剛完婚,就被迫進京趕考。兩人難分難舍,“衫袖上盈盈,搵淚不絕。”張生的這幾句唱詞以“莫道”領起,用的是以退為進的筆法。心如鐵石的男兒此時此地也哭得眼中滴血,柔腸縈回的女子就更不必說了。“君不見”二句見景生情,設擔滿川紅葉都是“離人眼中血”染成,則心情之悲、滴血之多可想而知。這幾句將離人的悲苦刻畫得淋漓盡致,雖有誇張,而聯想自然,顯得真切動人。在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這幾句演化成“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筆法為含蓄,但抒情氣氛卻不如這幾句濃烈。
金戲曲作家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金·元好問《邁陂塘》。情:指愛情。直教:竟使。相許:互相許托。這兩句大意是:請問世界上愛情究竟是什麼?竟會使人以生死互相許托。這兩句自問自答,讚歎愛情的魅力。古往今來,無論是文學作品中,遷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愛情忠貞不渝,為了愛情可以出生入死。遠在漢代,焦仲卿、劉蘭芝夫婦為了愛情雙雙自盡;《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為了愛情抑鬱而死,又為愛情死而復生。元好問的詩句以設問的方式,肯定了過種生死不渝的堅貞愛情。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邁陂塘》
野蔓有情縈戰骨,殘陽何意照空城。
金·元好問《歧陽》。這兩句大意是:野生的蔓草多情地縈繞著戰士的屍骨,西下的夕陽為什麼還把紅彤彤的餘光照射著這座荒涼的空城?這首詩寫于金哀宗正大八年(西元1231年)蒙古軍攻破金鳳翔(今陝西鳳翔縣)以後,“歧陽”即鳳翔,詩中的“空城”即鳳翔城。當時蒙古進攻金朝已有十年,戰亂頻仍,河山失色。鳳翔城破之後,屍橫遍野,流民東徙,城中一片荒蕪。“野蔓紫戰骨”、“殘陽照空城”客觀地寫出了鳳翔失陷以後的慘像;而“有情”、“何意”兩詞,卻滌深地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感情。本來,野蔓、殘陽都是無情之物,野蔓牽攀、殘陽夕照也都是自然現象。作者在這裡以對比之筆,反問之詞,稱讚野蔓有情,譴責殘陽無意,這種褒貶,本屬無理,卻鮮明地反映了作者極為沉痛的感情,讀後也感到自然真切。這種無理有情的筆法,在文學作品中常用以加強表情達意的功能,寫作時可資借鑒。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歧陽》
書生風味是清貧。
金·元好問《李進之迂軒》。元好問的這句詩,寫出了古往今來書生的生活特徵,具有很強的藝術概括力。遠自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近至目前一般知識份子的生活狀況,均可以“清貧”二字概括。可貴的是書生能以清貧自守,不為利驅,不為物役,不求榮華,不慕富貴。創造典型的書生形象時,請不要忘記元好問所說的“書生風味”。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李進之迂軒》
過雨櫻桃血滿枝,弄色奇花紅間紫。 金朝名言語錄
金·董解元《西廂記》。這兩句大意是:美麗的女子傷心啼哭,淚水縱橫,脂粉狼藉,就像一場春雨過後,滿技血一樣鮮紅的櫻桃滴著晶瑩的水珠,又像一柱紅色間雜紫色的奇花在向人顯示自己的美麗。這裡是形容崔鶯鶯哭了一夜以後的外貌,儘管脂粉狼藉,仍然顯得很美麗。設想新奇,比喻生動。可用來描寫美麗女子啼哭時的外貌。
金戲曲作家 董解元 《西廂記》
海枯石爛兩鴛鴦,只合雙飛便雙死。
金·元好問《兩栖曲》。這兩句大意是:海枯石爛也不分散的兩隻鴛鴦,只應成雙作對,同生共死。以“海枯石爛”形容永不改變的堅貞愛情,又以“雙飛”“雙死”形容生死與共的忠誠情誼。這種比擬和誇張的手法,產生出異乎尋常的表達效果,可用來描寫鴛鴦,或藉以表達對愛情的忠貞。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兩栖曲》
綠萼披風瘦,紅苞浥露肥。
金·姚孝錫《詠芍藥》。綠萼(è鍔):環列在花的最外面托著花冠的葉狀薄片叫花萼,一般呈綠色,故稱“綠萼”。瘦:花萼較花冠小而葉片簿,故曰瘦。紅苞:紅芍藥的花骨朵。浥:濕潤。肥:含苞待放的紅藥又經雨露的滋潤,更顯得肥碩飽滿。這兩句大意是:春風裡芍藥的綠萼顯得瘦小單薄,雨露後將綻的紅苞更見飽滿肥碩。這首小詩全文是:“~。只愁春夢斷,化作彩雲飛。”前二句用極工整的對句,實寫春風雨露中含苞欲放的紅藥的意態;後二句則以想像虛寫芍藥開而複謝時落紅紛然,飛若彩雲的景象。畫面美麗而生動,含蓄而朦朧,富於詩意,耐人品味。
金代文學家 姚孝錫 《詠芍藥》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這兩句大意是: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輕易吐露,讓那些輕浮的桃李去爭風鬧春吧!明媚的春天,桃李競開,爭奇鬥豔。詩人看到含苞未放的海棠,不由地感歎起來。海棠為什麼姍姍來遲呢?是珍惜自己的年華,不肯過早地開放?是愛惜自己的清香,不肯輕易吐出?是愛護自己的名聲,不肯與桃李爭春鬥美?這些原因都可能有,因此詩人才說:要珍惜自己的芳心,不要輕易吐出。很顯然,詩人筆下的海棠富有矜持、自重、謙讓、淡泊等品格。可以此二句形容海棠,或形容自尊自愛的女性。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二首》
杏花牆外一枝橫,半面宮妝出曉晴。 金朝名人名言
金·元好問《杏花雜詩》。宮妝:官女的妝束。這兩句大意是:一枝紅杏橫斜牆外,宛若一位豔妝的宮女,粉臉半露,在晴朗的清晨斜依牆頭。用豔妝粉面的宮女含羞半露於牆頭,比擬雨後出牆的紅杏,楚楚動人。寫紅杏出牆狀,可作參考。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杏花雜詩》
煙拂雲梢留淡白,雲蒸山腹出深青。
金·元好問《中州集·吳學士激詩序》《俞甫索水墨以詩寄之》。這兩句大意是:炊煙嫋嫋在雲梢飄拂,留下一縷淡白;白雲從山腰中蒸騰而出,把高山映襯得愈顯深青。這是用文字畫的水墨畫。炊煙、浮雲都是白色,但濃、淡有別,故炊煙飄拂雲梢並不渾然難辨,而是留下一縷淡白;白雲、青山顏色分明,對比映襯之下則雲愈潔白,山愈深青。作者以畫理入詩,故詩中有畫。元好問稱許作者“字畫得其如翁(指宋代畫家米芾)筆意。”兩句可用來寫雲煙山水之景,作題畫詩更可師法。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中州集·吳學士激詩序》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溶溶:月光蕩漾的樣子。寂寂:寂寞冷落。這兩句大意是:月光蕩漾,花陰散亂,春夜啊,如此靜寂,如此清出幽!這是張生至鶯鶯居處側近所詠的詩句,通過對春夜月色的詠歎,表現了張生四海漂泊的寂寞和對愛情的追求,既是寫景,又是抒情。可以學習這種蘊情于景的藝術手法,也可借用此詩句以寫春夜月色。
金戲曲作家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
疏煙沉去鳥,落日送歸牛。
金·元好問《山居雜詩》。這兩句大意是:疏淡的炊煙隱沒了宿鳥的蹤跡,落日的晚照伴送著耕牛緩緩回村。詩人寫宿鳥歸巢,以“沉”字形容其漸漸隱沒在煙霧裡;寫耕牛回村,以“送”字形容落日與耕牛相伴“歸”去的情景。用語新穎,設想奇特。可用來描寫鄉村傍晚景色。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山居雜詩》
衰草淒淒一徑通,丹楓索索滿林紅。 金朝名言語錄
金·董解元《西廂記》卷六。索索:風吹樹葉的聲音。這兩句大意是:秋風一起,草術凋零,原來被茂盛的青草所覆蓋的小路又露了出來,通向遠方;楓葉為秋風染紅,索索作響,滿林流瀉著一片紅光。此二句寫得很美:一條幽幽的小路,通向遙遠的前方;路邊經霜的野草已經衰敗凋零,但仍覆蓋著路面;遠處的楓林已紅成一片,楓葉索索,似向秋風挑戰,又似為秋風歌唱。以此二句描寫秋景,十分恰切。
金戲曲作家 董解元 《西廂記》
旱雲飛火燎長空,白日渾如坐甑中。
金·趙元《大暑》。旱雲:盛夏的雲。燎:撓。渾:簡直。甑(zèng贈):古代一種蒸食物用的鍋。這兩句大意是:赤日烤灼的旱雲像帶著火在天上飛動,整個天空仿佛都要燃燒起來,白天暑氣蒸騰,酷熱難當,人簡直像坐在蒸鍋裡。大暑,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詩人用兩個形象的比喻表現炎熱,非常生動。可用以描寫盛夏的燥熱氣候及人的感受。
金朝 趙元 《大暑》
東風輕扇春寒。
金·段克己《望月婆羅門引》。本句大意是:東風輕輕地吹動著春寒。詩句形象而生動地表現了初春天氣剛剛轉暖,東風猶帶寒意的時令特點。“輕扇”二字巧妙、別致,仿佛春寒是被東風輕輕吹起來似的。本句可用於描寫早春乍暖還寒的氣象。
金代文學家 段克己 《望月婆羅門引》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金·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詩句寫了深藏於重重新綠之中的、尚未開放而僅僅是“數點紅”的海棠蓓蕾。詩人忠告它“愛惜芳心”,不要輕易地吐蕾。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如此深情地忠告?也許,詩人想到了,如果一旦開放,幾場風雨之後,花就會很快墜落、凋零,“林花謝了太匆匆”,為了它的不至於很快謝落,為了它的長久,詩人寧願紅蕾深藏。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願君把酒休惆悵,四海由來皆兄弟。 金朝名人名言金代文學家金代文學家 李俊民
倚劍長歌一杯酒,浮雲西北是神州。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養生當論食補,治療當考藥攻。金代名醫 張從正
眼底山河,胸中事業。金末軍閥 李璮
文須字字作,亦要字字讀。咀嚼有餘味,百過良自知。 金朝名言語錄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誰謂神州竟陸沉。
金·元好問《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家》神州:中國的別稱。陸沉:原指大地下陷而沉沒,比喻亡國。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家》
人間只道黃金貴,不問天公買少年。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樂事漸隨花共減,歸心長與雁相先。 金朝名人名言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盡得諸人之所長,然後卓然自成一家。金代學者、書法家 趙秉文
富貴浮雲世態新。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誠之一物,存諸之則忠,加諸人則恕。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病;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朝名言語錄金代醫學家 張子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